AI 繪圖爭議

February 28, 2023

ChatGPT讚拜登、反川普 「覺醒AI」遭右派圍剿

img]

國家文化戰爭延燒到人工智慧(AI),最新流行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雖盡力遠離政治紛爭及認同大戰,但居然會寫詩盛讚拜登總統,拒絕為前總統川普吟詩作賦,遭右派大罵;現在保守派活躍人士已呼籲追隨者鎖定新目標「覺醒的AI」(woke AI),準備群起攻之。

華盛頓郵報報導,AI在使用者逼問下能產出文本,有時讀來人模人樣;AI受過對話訓練,內容抄自網際網路,如此意味種族及性別的內容會出現在對話,迫使微軟、Meta及谷歌得建造防護欄;ChatGPT的幕後團隊OpenAI就設法攔阻AI產出公司認為有黨派、歧視或很政治的回答。

專批種族批判論的保守活躍人士魯佛。(取自推特)

但專批種族批判論的保守活躍人士魯佛(Christopher Rufo)本周發推文,主打拜登總統最近下令,呼籲人工智慧要「增進平等」、「禁止演算法歧視」,而魯佛認為這不啻「發出特別規定給覺醒派AI」,故呼籲自己50萬追隨者要留心鎖定目標。

這些「遭遇戰」凸顯大科技公司已變成專吸政治砲火的避雷針,雖說他們想躲開爭議,但百般努力想引導AI避開政治話題,AI仍然看似本質上就帶歧視,橫跨政治光譜皆然。

經實驗,ChatGPT寫詩讚美拜登,但拒為川普也來一首,參議員克魯茲(Ted Cruz)的創意總監渥爾夫(Leigh Wolf)1日便發推文指出,ChatGPT的工程師用政治偏見打造聊天機器人,對AI信譽的傷害已經無法彌補。

渥爾夫的推文被瘋傳,幾個小時內,網路暴民便騷擾OpenAI的三名員工,包括一名非裔在內的兩位女性,以及一位非二元性別的工作者,他們因據說ChatGPT歧視川普而挨罵;三人都沒直接任職於ChatGPT專案,但他們的臉孔照被分享到右派社媒。

OpenAI的執行長奧特曼(Sam Altman)同日稍晚推文說,ChatGPT就歧視而言短處多多,但有人因此就指揮仇恨,針對OpenAI的個別員工,實在駭人。

研究線上言論的史丹福大學法學教授伊芙琳‧杜埃克(Evelyn Douek)指出,大科技公司多年勞心耗力,想管制線上內容,卻備受爭議,這種現象也屬其中之一;眾人還爭議怎樣才夠資格稱為安全,誰有資格做審查。聊天機器人勢將成為服大補丸後內容審查之戰的靶子,問題全都相同,但更難預料,法律確定性則減少。

用AI繪畫 到底算不算自己的作品?|天下雜誌

img]

自稱「不是藝術家」的美國人艾倫(Jason Allen)去年帶著作品《太空歌劇院》(Théâtre D’opéra Spatial)參加科羅拉多州博覽會(Colorado State Fair),在「數位操控攝像」類別擊敗其他20位對手,抱走冠軍與300美元獎金。

一名評審稱讚這幅作品令人聯想起文藝復興藝術鉅作,部分批評人士則罵說,這就像「報名參加馬拉松,然後開藍寶堅尼駛向終點」。

艾倫被批評的點在於,這幅畫大部分是使用AI作畫工具Midjourney完成,而畫中三位人物的細節維妙維肖,評審分不出是人類還是AI畫的。

Midjourney被餵過幾十億張網路圖像,作畫的精美程度令人大開眼界。

但AI畫作也引發激烈辯論,有人指控艾倫叫機器畫圖,打敗其他人類藝術家,是作弊行為。

像DALL-E 2、Midjourney這些能夠輸入文字指令作畫的AI,能夠模仿各種藝術家的視覺風格並繪製出精細的人物、物件與場景,你可以要求他畫吉卜力工作室風格或一些藝術大師,也可以模仿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風格,AI會盡力達成。

有人批評AI藝術等同自動剽竊,因為AI在未必經過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消化了數千萬張畫像,然後大舉模仿。

艾倫說,他的作品是要叫大家「戰勝對新科技的否定與恐懼」。他說,AI是工具,就像筆刷是工具一樣,沒有人就沒有創造力。

廣告

「你說AI永遠不可能畫得跟你一樣好,不可能做到你做到的事,我會說『喔真的嗎?這幅畫怎麼樣?我贏了。』」

「AI就是這麼強,承認吧,停止否定現實,AI不會憑空消失。」

39歲的艾倫經營一家設計桌遊的公司。他高中畢業後加入空軍,曾在科羅拉多一家技術學校拿到電腦科學學位。

艾倫並不自認為藝術家,先前也從未參加過藝術競賽。他去年初開始半信半疑地使用WOMBO Dream、NightCafe、starryai,接著是Midjourney,然後立刻著迷。只要使用命令提示字元/imagine,輸入想要的風格,AI就會在60秒內創造出四種圖像,接著可以要求AI做調整或變化。

在聊天服務Discord上經營的新創Midjourney,自稱是獨立研究實驗室,致力拓展人類的想像力,在Discord已經有超過一百萬追蹤者。

廣告

艾倫使用付費版,花了80個小時創造出900多張迭代,透過字彙調整色調和感覺。他拒絕透露完成畫作的「咒語」,說那是他自己的藝術產物,之後才會公開,「如果要說哪個東西是你擁有版權的,那就是你的命令提示字元」。艾倫做出喜歡的圖像後,會再丟到Adobe Photoshop調整。

參加科羅拉多博覽會藝術比賽、被問及使用什麼媒材,艾倫只告訴主辦單位他有使用Midjourney,並未敘述細節,似乎也沒人追問。

一名評審表示,畫作使用Midjourney不會改變她對作品的評價,艾倫「擁有一個概念與畫面,並把它化為真實,這真是一幅很美的作品」。

艾倫的勝利在網路上激起議論。一人在推特表示:「我們親眼直擊藝術性的死亡。」另一人說「好噁心,我可以理解AI很有用,但用AI畫圖然後說自己是藝術家,絕對母湯」。有人在社群網站要求艾倫公開道歉。艾倫回答,「我不會道歉,我沒有違規」。

廣告

另一些人點出Stable Diffusion等AI的訓練過程是來自網路抓的圖片,沒有經過授權,艾倫則反擊,「你怎麼學習做藝術的?不外乎是看著藝術,看是誰的作品,學習他們的技法,研究他們的技術,添加到自己的作品當中」。

比賽主辦單位、科羅拉多農業部發言人羅巴可(Olga Robak)覺得這次爭議很有意思,「有人把香蕉黏在牆上說是藝術,攝影其實很長一段時間也不被承認是藝術,很多人說就是按個鈕,但我們現在瞭解到重點在於構圖、色彩、光線,我們有何資格說AI不一樣?」

數位藝術家帕瑪(RJ Palmer)在推特表示,「這個AI是專門用當前還在工作的藝術家作品做訓練的,這東西想要我們的工作,它是積極地想要除掉藝術家」。

廣告

艾倫能夠理解藝術家的恐懼,但他認為不該針對使用AI的個人,而是該針對選擇用AI取代人類的公司,並呼籲藝術家克服對AI的反感。他說,「這一切不會停的,藝術死了,老兄,結束了,AI贏了,人類輸了」。

加州金融新創公司的28歲設計經理雷希(Ammaar Reshi),最近也利用AI做了一本童書,給朋友的女兒。他先用ChatGPT生成文本草稿,並用Midjourney稱成圖像,讓孩子知道AI的能耐。他自己修掉人物有12根手指和歪眼等問題及錯誤,去年12月初在亞馬遜上販售這本童書,賣了900多本,評論中有60%五星、40%一星。

有則評論說「做了這本書的人,既不是作者,也不是繪者,但他卻聲稱他寫了這本書。我們的世界變成了一個笑話。」

廣告

有些比較知名的創作者已經公然表明蔑視這項科技。澳洲歌手尼克凱夫(Nick Cave)責罵使用ChatGPT模仿他的風格寫歌是對「人性的怪誕諷刺」。吉卜利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宮崎駿則說這種科技「本身是對生命的侮辱」。

不少藝術家已經在網路上發起數位抗議活動,抗議AI生成藝術,攻擊ArtStation等平台不該放置AU生成影像,要求AI用戶「像我們一樣親手拿起繪筆」。

美國一家法律公司則針對Midjourney、Stability AI和DeviantArt提出集體訴訟,控訴數據組使用數億張有版權的影像,卻沒有補償或獲得藝術家同意。

目前著作權法並未特別針對AI及人類對原創藝術的著作權做出明文規定。若要《美國著作權法》(Copyright Act)保護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有著作權的原創作品、固定為有形媒材、具有最低程度的創造性。若有藝術品不符合這三項條件,就不符合保護資格。著作權也無法屬於AI本身,過程中要有人類經手。也就是說根據現行法律,AI生成藝術是沒有主人的。

AI時常會吸收甚至包含其他人藝術作品的複製版,所以新的藝術作品可能成為未經授權的衍生品,這是侵權,若AI儲存了該藝術品的再製版,也屬侵權,但由於美國著作權法並不保護AI生成藝術品,AI和AI公司可能都沒有圖像的所有權。

澳洲科廷大學(Curtin University)人機互動專家湯普森(Nik Thompson)表示,「貓掙脫了袋子就不會回來了,我不認為訴訟能阻止這些平台繼續開發並盡可能蒐集更多數據」。

他認為AI不會像人一樣思考,「經過一段時間,我們會瞭解到它沒有看起來的那麼神奇,我相信珍愛藝術和創作、有辨別能力的消費者依然能夠注意到創作者作品的差異並好好欣賞。」

(資料來源: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、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、itsartlaw)

AI 繪圖爭議浮現,美國著作權局不認版權保護

img]

隨著輸入描述文字產生內容的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竄紅,像是 Midjourney、DALL·E 2、Disco Diffusion 等 AI 繪圖工具受到高度關注的同時,也掀起 AI 藝術創作是否具有著作權、訓練 AI 工具是否侵權等論戰。

美國 Stephen Thaler 博士以自己開發的 AI 系統 DABUS,創作出 AI 生成藝術品《最近進入天堂》(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),希望 DAUBUS 能成為這幅作品的著作人。不過,他向美國著作權局(U.S. Copyright Office)提出申請遭到拒絕,轉而求助法院,對著作權局提起訴訟,企圖推翻先前決定。

「我們確認著作權保護不會擴展到非人類作者」,列為被告的美國著作權局表示,這是基於著作權法案的描述、最高法院先前的判例,以及聯邦法院拒絕將著作權保護擴展到非人類作者身分所做的決定。著作權局的指導方針是將人類作者列入保護範圍,如果確認作品不是由人類創作,將拒絕登記申請或者索賠。

此外,美國著作權局認為 Stephen Thaler 說辭反覆,自己聲稱「他提供指示,指導 AI 創作作品」,「AI 完全由他控制」,或者「AI 只在他的指導下運作」,著作權局已向法院要求駁回此案。

▲ DABUS 創作的 AI 生成藝術品《最近進入天堂》。(Source:PetaPixel)

AI 藝術創作引起的爭議還不只於此,另一大問題在於侵犯著作權之嫌。今年初就有 Sarah Andersen、Kelly McKernan、Karla Ortizn 三名藝術家聯手律師,對 Stability AI、DeviantArt、Midjourney 三家公司提集體訴訟,聲稱它們在未經原創藝術家同意的前提下,從網路上抓取 50 億張圖片訓練 AI 繪圖工具,侵犯了無數藝術家的權利,對藝術創作和交易市場造成傷害,這起訴訟正在進行當中。

AI 繪圖工具背後是否侵犯著作權是相當複雜的問題,專家表示需在法庭上解決。使用者普遍認為,以受著作權保護的數據資料訓練 AI 模型是在合理使用原則的範圍內,但每個案件是否合理使用受保護數據必須由法院裁定。

1/ As I learned more about how the deeply exploitative AI media models practices I realized there was no legal precedent to set this right. Let’s change that. Read more about our class action lawsuit, including how to contact the firm here: https://t.co/yvX4YZMfrG — Karla Ortiz 🐀 (@kortizart) January 15, 2023

▲ Karla Ortiz 聯手其他藝術家、律師,向三家 AI 繪圖公司提告。

台灣也有 AI 藝術創作的爭論,而且就在昨日炎上。作家吳淡如在粉絲專頁上傳《櫻花貓少女》作品,原本稱是自己第一張「電腦繪圖」作品,但被部分網友質疑她以 Midjourney 產生的「AI 繪圖」,與大眾認知的「電腦繪圖」差很大,後者多是創作者利用 Photoshop、Illustrator 等軟體親手繪成的作品,而非使用 Midjourney「詠唱」上百個提示字詞自動產圖。

吳淡如因錯誤言論被糾正,反擊認為 AI 算法也是一種新型的電腦繪圖。隨後將原本貼文內容強調為「AI 電腦繪圖」,並請律師針對留言辱罵的網友蒐證。

▲ 吳淡如以 Midjourney 創作所謂的「AI 電腦繪圖」引爆網友爭論。

ChatGPT、Midjourney 等生成式 AI 新工具到來,人們對於不熟悉的事物感到焦慮是必然的,虛心學習如何與它「溝通」、熟悉工具,將是現代人需要具備的新技能。而新科技發展和法律監管保護之間如何取得平衡,一向是需要眾人花時間討論,才能達成共識、平息爭議。

(首圖來源:Unsplash)

延伸閱讀:

香港大學開第一槍 宣布禁用ChatGPT AI工具仍面臨爭議

img]

香港大學明令禁止使用 ChatGPT 等人工智慧(AI)工具,儘管教育界普遍認同 AI 技術發展對教育的重要性,但港大此舉顯示短期內學生是否應該使用 ChatGPT,仍面臨爭議。

《第一財經》報導,港大日前向師生發出內部電郵,表明禁止在所有課堂、作業及評估中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,成為香港第一所明文禁止在課堂等教學中運用該 AI 工具的大學。校方表示,除非學生事先獲有關課程講師的書面同意豁免,否則學生使用此類工具,將被校方視為剽竊。

目前美國紐約、西雅圖等地公立學校,以及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等學府也禁止在學校網路使用這種 AI 工具。

今年年初,紐約公立學校發布聲明,聲稱:「雖然該工具可能為問題提供快速簡單的答案,但它不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而這對於學術和終身成功至關重要。」但紐約公立學校也說,學生可請求獲得該工具的特定訪問權限,用於人工智慧和技術相關教育目的。

巴黎政治學院也於上月宣布禁止學生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。校方在聲明中寫道:「ChatGPT 軟體正在向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出重要問題,因為它會涉及作弊,尤其是剽竊。

對此,ChatGPT 開發者 OpenAI 公司表示,該軟體的目標,是與教育工作者合作,幫助教師和學生從 AI 中受益。 「我們不希望 ChatGPT 在學校或其他任何地方被用於誤導目的,因此我們已經在開發因應措施,以協助分辨該系統生成的文本。」該公司在聲明中稱。

儘管教育界人士普遍認同 AI 技術發展對教育的重要意義,然而,在短期內,學生是否應該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,仍然存在爭議。畢竟,當一名醫學院學生被授予學位時,應該對醫學知識有所掌握,而不是知道如何使用機器人。

部分教師已經採取反制措施,例如使用檢測工具,檢查學生提交的作業是否涉嫌剽竊或透過 AI 生成技術撰寫。Turnitin 等「反欺詐」工具已經被用於美國數千個學區,該軟體也在不斷提升檢測生成式 AI 文本的效率。

然而,ChatGPT 等 AI 工具是否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成為教育界「公敵」?部分教育人士認為,應該擴大討論如何利用科技發展提供的契機,推動教育體系改革。

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說,AI 對大學的影響極大,教育改革亟待跟上科技發展。「ChatGPT 的出現,應該是教育自身改革的一次重大機會。如果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改變,教育是不可能靠屏蔽 ChatGPT 來維持下去的。」他表示。

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霽表示:「我並不認為大學應該一刀切地禁止 ChatGPT 的使用,強大的利器就應該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產出。我已經要求團隊所有的成員在工作中必須要使用 ChatGPT。」

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王潮則說:「ChatGPT 在知識獲取有進步,但是此類模型對訓練數據庫的要求也較高,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;此外,這類 AI 工具距離我們的教育理念,鑄造完整的人格,以及激發創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」

他認為,教育體系需要培養對技術輸出結果有辨別能力的人。「要去偽存真。畢竟,從訓練知識庫得到語義、乃至給出答案,目前人工智能理論仍處於一個發展狀態。」王潮說道。

吳淡如的「電腦繪圖」著作權歸誰?談AI繪圖的著作權爭議

img]

吳淡如的「電腦繪圖」著作權歸誰?談AI繪圖的著作權爭議

寇德曼 23 Feb, 2023

近日知名作家吳淡如使用網站Midjourney的AI繪圖事件,引來不少網友抨擊。 圖/取自吳淡如臉書

近日知名作家吳淡如使用網站Midjourney的AI繪圖事件,引來不少網友抨擊,認為使用者只是輸入些關鍵字就讓AI軟體產生圖片,沒有實際創作過程,和實際創作天差地遠,所以不該把「AI繪圖」和「電腦繪圖」混為一談。

在網友的抗議下,部分藝術或創作的交流網站,禁止了參與者上傳AI繪圖的成果。之所以網友會如此憤怒,有人分析是擔心AI繪圖搶了真人繪師的飯碗,如同一百多年前攝影術問世後,有畫家憂慮「繪畫已死」?在戒慎恐懼的心理下,主張AI繪圖就是剽竊的論點應運而生,更認為AI繪圖不能享有著作權1,藉由否定AI的主體性來捍衛人類藝術家的尊嚴。這種論點在法律上有無依據,其實可以用《著作權法》的概念一一檢視。

誰是AI繪畫的創作者?

目前被認為由AI創作的首幅畫作,被認為是2018年由一個巴黎團隊在佳士得拍賣行展出的「埃德蒙.貝拉米的肖像畫」(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),使用的演算法為生成對抗網路(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, GAN),共使用了14世紀到20世紀共計一萬五千幅的肖像畫進行深度學習,最後的產出就是這幅「埃德蒙.貝拉米的肖像畫」2。原本預估售價不到一萬美元,最後拍價竟高達432,000美元,直追另一件由畢卡索創作的拍品3。

甚至在2022年美國 科羅拉多州的藝術博覽會上,遊戲設計師Jason Allen利用AI繪圖網站Midjourney製作的「太空歌劇院」(Théâtre D’opéra Spatial),出乎意料地奪得數位藝術類比賽的冠軍,有網友質疑這根本就是作弊,但評委認為就算事前就知道這幅畫使用Midjourney,仍然會給這幅畫首獎4,一股「藝術已死」的論調再次在網路上蔓延開來5。

AI繪圖的原理類如前述「埃德蒙.貝拉米的肖像畫」的創作原理,是利用無數畫作讓AI去學習,目前知名的AI繪圖網站,諸如:Disco Difusion、DALL-E2、Stable Difusion、Midjourney、Make-A-Scene、NUWA、文心一格、盜夢師、TIAMAT等平台,可說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,允許使用者以輸入關鍵字的方式,讓受過訓練的AI軟體產出畫作給使用者6。

「埃德蒙.貝拉米的肖像畫」(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)。 圖/維基共享

使用者固然可以輸入複雜的描述調整AI產出的畫作成果,也可以就AI產出的畫作再進行修圖,然無論何者都遭到網友質疑是由AI所創作,而非使用者所創作。

一旦否定AI繪畫與使用者間的關聯,則AI繪畫就是屬於演算法自動產出的成果,創作者就是AI本身,AI並非人類,無論如何就不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,因《著作權法》向來僅保護「人類精神文化創作」,舉凡非人類的情況,都不會被承認是創作,如過去的猴子自拍照、大象塗壁畫的案例都是如此7。

AI產出的任何繪圖,都因為AI欠缺如藝術家的內心情感,或者說人類靈魂,而不能被稱為「藝術」8,所謂AI創作在人類藝術家看來,只是戰略性的媒體推廣噱頭而已9。對於這種不屬於人類精神文化創作的成果,藝術家們認為不該適用著作權法而給予保護。

遊戲設計師Jason Allen利用AI繪圖網站Midjourney製作的「太空歌劇院」(Théâtre D’opéra Spatial),出乎意料地奪得數位藝術類比賽的冠軍。 圖/取自Midjourney Discord

AI繪畫真的不該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嗎?

然而,要說AI產出的成果真的與《著作權法》絕緣倒也未必,將現在對於AI的歧視與恐懼,放回一百多年前攝影術剛發明時,不少畫家同樣不認為攝影術是門藝術,他們只覺得攝影術會消滅繪畫。但一百多年過去,攝影也好、電影也好,都擁有各自的藝術分野,現行《著作權法》更分別以攝影著作、視聽著作加以保護,人類繪畫也沒有消失,而是發展出新的風格,要認為AI軟體所產出的成果完全不該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,只怕言之過早。

Midjourney網站固然可以依照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就產生圖片,如同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隨意按下快門一樣,即使是這樣傻瓜相機拍照成果,現行《著作權法》也沒有完全排除保護,按快門者仍有可能被承認是創作者而享有著作權,那要說Midjourney的使用者與AI產生的畫作完全無關,該畫作完全不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,恐怕過於武斷。

德國《著作權法》上有所謂「小銅幣理論」(kleine Münze)10,認為就算沒什麼創作高度的成果,也應該受《著作權法》保護,美國《著作權法》上也有「美學不歧視原理」(The Principle of Aesthetic Non- Discrimination),被法院援引用來廣泛地保護相片的著作權11。

如果認為素人隨手按快門的照片,也算是人類而非機械相機的創作,那麼Midjourney的使用者經思考後將關鍵字輸入網站,或是就AI軟體產出的圖片再進行揀選、修圖後,不也有可能承認這是種經過「人類創作過程」的「精神文化成果」,AI軟體如同相機一樣,只是使用者的「輔助工具」,所以圖片就如照片一樣,該適用《著作權法》加以保護嗎?

Midjourney網站固然可以依照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就產生圖片,如同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隨意按下快門一樣,即使是這樣傻瓜相機拍照成果,現行《著作權法》也沒有完全排除保護。示意圖。 圖/美聯社

誰能擁有AI繪圖的著作權?

若承認使用AI軟體的過程算是種「創作」,下一個問題當然就是誰能擁有AI繪圖成果的著作權?是AI演算法的創作者、AI本身、還是AI軟體的使用者?又或是AI軟體進行機器學習時所輸入的畫作的創作者們?

首先要排除的當然是AI本身,畢竟無論哪一國的著作權法或是國際公約,都不承認人類以外的生物或非生物成為著作權的主體,著作限於「人類精神文化創作成果」的大原則完全排除了AI成為創作者的可能,更不要談能不能擁有著作權。

那輸入AI軟體的畫作的原始創作者呢?原則上也不太可能,姑且不論AI演算法早就可以設計讓產出的AI繪畫與特定的畫作並無近似,即使這些畫作是AI學習的來源,即使AI繪圖成果與原始畫風上近似,但依照《著作權法》向來「概念與表達二分」的原則,保護的是創作的形式表達,而非創作背後的概念或思想,所以通常被認為是「概念」、「思想」的畫風或是被學習的原始創作者,原則上不會因為AI繪畫而受到額外的保護12。更不要說AI學習的對象成千上百,要是認為AI繪畫的創作者就是這成千上百、橫跨古今的畫家們,那和承認AI繪圖成果屬於人類公共財而不加以保護根本無異。

因此,能被承認是AI繪畫的創作者就剩下使用者或是AI演算法的創作者兩種,如果將AI軟體比擬為相機,則理應由AI軟體的使用者取得創作者的地位較為合理,然《著作權法》卻又承認當事人間得以契約約定著作財產權的歸屬,不同的AI軟體或網站平台可能有不同的使用者條款。

使用者若不同意條款,則無法使用該服務,所以誰能想要著作權,要視軟體或網站的使用者條款,有文獻指出: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圖像為公眾所有,Dalle-E或文心一格13生成的圖像為其公司擁有,Midjourney的條款較為複雜,不過使用者原則上擁有圖像的著作權。

無論哪一國的著作權法或是國際公約,都不承認人類以外的生物或非生物成為著作權的主體。AI做畫示意圖。 圖/美聯社

大AI繪圖時代,藝術家應何去何從?

無論能不能透過法律完全否認AI繪圖成果受著作權保護,只要AI軟體或是網站平台存在,任何素人都可能以自己的美感,藉由AI演算來「創作」出可比擬藝術家的繪畫成果,前述「太空歌劇院」能拿到比賽大獎的結果就是如此。

無論藝術家們如何諷刺AI沒有靈魂、AI創作沒有人類思想,對於素人觀眾而言意義都不大,因為他們本來就未必能從藝術品中看到藝術家們所謂的「靈魂」和「思想」,世人對於藝術品的價值想像多半只有拍賣場上落槌的價格,所以「埃德蒙.貝拉米的肖像畫」可以與畢卡索的作品同等拍價。

藝術家們可以回憶當年攝影術的發明,沒有真的讓「繪畫已死」,則AI繪圖的技術,難道不能成為人類未來的幫手?與其堅決將AI繪圖與人類創作區分開來,堅守人類與AI的分界,不如將AI視為人類的手足,擴張藝術的邊界14。如果攝影術的發明能創造出現代的攝影藝術,現在的AI繪圖未必不能夠視為未來新的藝術?AI軟體與其說造成藝術家的死亡,不如說在人類有目的的操作下,未必不能成為蒐集大量資料的輔助工具,成為藝術創作新生的可能吧15?

【換日線現場】學生叫 AI 幫忙寫作業,禁令有用嗎?

img]

作者:國際譯開罐

若在 AI 軟體 ChatCHPT 中輸入「芥末的發展」,在短短不到一分鐘內,你就會獲得一篇長約 1,000 字且語句通順的文章。這種既快速又精準的回答,除了讓使用者嘖嘖稱奇外,也引起正反兩面爭議。例如,在美國,已有不少學生開始透過輸入關鍵字,讓 ChatGPT 協助完成他們的作業,引發教師們對學生報告內容非原創、甚至是抄襲問題等擔憂。

去(2022)年 11 月底,人工智慧研究公司 OpenAI 推出了一款名為「ChatGPT」的線上聊天機器人。該公司透過自行研發的 GPT-3.5 語言模型,設計出可辨識使用者所輸入的自然語言,並同樣以該語言進行回覆的軟體。

市面上可辨識語言的聊天機器人很多,如 Chai、Simsimi、Replika、或 Online Chat Bot 等,但 ChatGPT 除了回答簡單的問題之外,還精準地根據問題寫出一首歌、短文甚至是寫出一篇報告。而其透過語言模型所產出的文章,在經防抄襲軟體時可輕鬆過關。

該聊天機器人上線一個多月,即有超過百萬網友利用它寫出短文。儘管大多數的使用者,只是將它拿來當作寫寫搞笑詩等娛樂的小工具,但也有部分 AI 生成文章或協助提升電子郵件品質的成果,令人備感驚艷。

紐約公立學校將「禁」學生使用 ChatGPT

雖然多數民眾使用 ChatGPT 純屬好玩,但在這款現階段無需付費的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問世後不久,美國紐約市公立學校陸續開始禁止學生使用該軟體,以避免「作弊」情形出現,並可能將連帶引起其他學校跟進。

如先前就有校長在學校公告系統中,以英文全大寫的方式嚴正警告:「嚴禁學生使用 ChatGPT ,或其他有自動生成文字功能的軟體,作為繳交學校報告的工具。該手法屬於不可容忍的作弊行為,如果你被抓到用 ChatGPT 或其他類似的軟體交作業,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。」

不過,處罰歸處罰,百密總有一疏;該如何在第一時間就避免學生使用該軟體,更是現在許多學校急欲處理的問題。紐約市教育局(NYCDOE)日前發表聲明,指出因擔憂 ChatGPT 等軟體的出現,對學生的學習將產生不良影響,預計會開始限制校園網路和相關裝置的使用。只是,對那些使用自己手機網路和在家上網的學生來說,學校管控網路的方法仍防不勝防。

關於「讓 AI 幫我寫作業」,背後真正的問題恐怕在於:學生讓 AI 軟體幫他們完成作業,儘管「效率驚人」,但卻從中失去了思辨的機會,也無法真正學到相關的知識。「這個工具或許可以很快地為問題提供解答,但它無法促進學生發展批判性思考,這在學生的長期發展上是有害的。」紐約市教育局發言人萊爾(Jenna Lyle)說。

想靠文字生成工具一步登天,仍難逃被老師抓包的命運

對此,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(Sam Altman)日前(2022 年 12 月)在 Twitter 上寫道:「ChatGPT 的應用範圍仍有非常大的限制,它算是未來發展進程的一種『預覽』,在這部分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。」

雖 ChatGPT 生成的文字流暢度可以假亂真,但面對目前任教於各大校園的老師,學生要能夠成功不費吹灰之力「靠軟體」就能繳交作業,或甚至想得到好成績,恐怕還是有一定的難度。因先前《華爾街日報》(WSJ)記者史特恩(Joanna Stern)親自前往校園,和其他 7 年級學生一起上了一堂討論《大亨小傳》(The Great Gatsby)的文學課後,試圖使用 ChatGPT 生成的短文來繳交作業,最後卻狠狠碰壁。

老師一下就看出這絕對不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,「因為對一名 7 年級生來說,ChatGPT 所使用的字詞太進階了。」史特恩說。不過若是將同樣的文章交給教導較高年級的英文老師,在一次須批閱大量報告和作業的情況下,就有可能無法明確分辨是否該文章,到底是由學生還是由機器所寫。

不過,即便學校老師無法透過肉眼,或其他如 Google Classroom 及 Turnitin 等防抄襲軟體在字裡行間找到蛛絲馬跡,光靠 ChatGPT 生成的文章仍難以拿到高分。「因為文章整體看起來雖然好像還可,但就用字和整體書寫的感覺非常僵硬,沒辦法真實傳遞出個人擁有的情感。」紐澤西 High Tech 高中英文老師戴蒙德(Michael Diamond)說。

科技改變教育,老師、學生、家長需要擔心嗎?

針對現階段還是讓老師及學校感到頭痛的 ChatGPT,普林斯頓大學(Princeton University)一名資工系學生 Edward Tian 日前花了一個聖誕假期的時間,就成功開發出阻止抄襲的程式 GPTZero。

對於當初決定開發 GPTZero 的契機,Edward Tian 表示,因為他看到以人工智慧技術的抄襲案件數量愈來愈多。「高中老師應該不會希望讓學生 ChatGPT 來寫他們的歷史報告吧。」Edward Tian 在 Twitter 上發文表示。在一段影片中,Edward Tian 將《紐約客》(The New Yorker)的文章與 ChatGPT 生成的信件透過 GPTZero 進行比較,成功指認出紐約客的文章內容為人工撰寫,而信件的內容為電腦自動生成的。

繼續閱讀報導

GPTZero 所得出的結果,是藉由分析文章中語言模型的「困惑度與突發性」(perplexity and burstiness)來進行判斷,意味著文章若困惑度與突發性愈高,則文章的流暢度較高,而流暢度較高的文章較有可能為「人」所寫。

面對科技日新月異對教育或人類發展可能造成的衝擊,賓州州大學英文系教授賽爾博(Stuart Selber)直言:「雖然每 1 到 2 年,就會有一個看起來可能會對高等教育產生破壞性影響的事件發生,但我並不擔心 ChatGPT 和其他的軟體會造成負面影響。」賽爾博也指出,其實數十年前大家對當時身為新科技的 Word、維基百科或甚至是網路,都抱持著擔憂的態度。

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 ChatGPT 之亂:學生用 AI 軟體寫作業,紐約市教育局祭禁令有用嗎? 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

更多換日線文章

當台灣取消暑假作業,上海小學生暑假在做什麼?

身為喜愛學習的高中生,為什麼我學得不快樂?──「學校在講求效率的時代,執行沒效率的教育」

作者簡介:

國際譯開罐,換日線編輯團隊,每周編譯國際新聞、挖掘台灣主流媒體較少關注的區域與題材。

嫌ChatGPT限制太多!馬斯克傳招募團隊開發AI聊天對手

img]

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,人工智慧(AI)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者OpenAI的共同創辦人馬斯克,最近幾周已洽詢一群AI研究員,關於開設新的研究實驗室事宜,希望招募團隊,開發ChatGPT的替代選項。

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出,身兼特斯拉和推特老闆的馬斯克,已招募曾任職於Google母公司字母DeepMind AI部門的研究員巴柏許金(Igor Babuschkin)。

馬斯克和巴柏許金已討論組建一個追求AI研究的團隊,但這項計畫還在早期階段,還沒有開發特定產品的具體計畫。

馬斯克和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2015年共同創立OpenAI,2018年離開董事會,逐漸淡出這家新創公司。

在文字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後,最近也在討論這個聊天機器人,形容其「優秀到令人驚駭」(scary good),但他最近也持續批評OpenAI設置圍欄以避免ChatGPT生成可能冒犯用戶的內容,還暗示OpenAI的技術是「訓練AI覺醒」的範例。

這番言論似乎暗示他想打造的ChatGPT對手,對爭議話題的限制較少。

不過,The Information指出,巴柏許金在一場訪談說,打造較少內容護欄的聊天機器人,不是馬斯克的目標;他也說,他還沒正式簽署加入馬斯克的計畫。路透無法取得馬斯克和巴柏許金的立即回覆。

udn討論區

< 回到列表